客服电话:17791386077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理资讯

【家长必看】青少年厌学危机:每3个初中生就有1个拒绝上学,他们怎么了?

时间:2025-09-27    阅读:7次

惊人的数据背后,是孩子们无声的求救
一个数据:厌学的青少年,正变得越来越多。在某地,拒绝上学的中小学生占比高达22.5%。整个初中阶段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有拒学行为。进入高中后,拒学行为的检出率则高达37.6%

研究者史晓宇等人用8个字概括了近几年学生们不寻常的精神状态:从不想学到不想活。

全球性现象:不只是中国孩子的问题
国外也有类似的结论。几个月前,英国的一份报告显示:自大流行以来,中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破坏性行为和缺勤现象「大量增长」。前者包括欺凌、骚扰、贬损性语言和行为,拒绝执行老师的要求,持续低水平地干扰课堂,后者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病。

这份报告还观察到:学生的焦虑、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加。

对青少年厌学问题长达一个世纪的研究显示,缺勤是心理问题的一个预测因素。在国外一个大型社区样本中,存在四分之一的拒学儿童符合DSM-IV诊断标准(Egger,2003)。厌学背后的复杂动因
当然,对厌学的病理化解读是片面的。厌学背后存在许多动因:

同伴欺凌:校园中的排挤和霸凌
师生关系不和: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和误解
对评价体系敏感:对分数和排名的过度焦虑
家庭创伤应对:孩子默默使用「厌学」来应对潜在的家庭问题
Kearney(1996)提出「拒绝上学行为」(school refusal behavior)这一综合性概念来指代学生上学困难或不上学现象。而Pilkington和Piersel(1991)称,「拒绝上学是对不愉快、不满意甚至敌对环境的正常回避反应」。

打破刻板印象:好孩子也会厌学
拒学是一个全球性现象,并不只发生在东亚,也并不只是中小学生,更与成绩好不好没关系。即便是在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,每年崩溃的大一新生都很多。

从东方到西方,来心理治疗室里的孩子,很多都是大众口中的好孩子。他们看起来什么都好,活动、学校、成绩样样好,可依旧会有心理状况。

我们要认清的是:一个情绪不好的孩子,完全有可能成绩非常好。因为情绪和自我功能是两个层面的事情,当然它们是互相影响的。

在临床工作中,「拒学不仅仅和情绪有关,也牵扯到家庭、人际互动。在更广泛的视角上,它同样是一个社会产物」。对待不上学的孩子,我们不要习惯将之视作「一个待解决的问题」。重新看待孩子:从问题到人性
孩子不是一个问题,而是一个人。我们要看到孩子拒学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是什么,包括家长的情感需求是什么,把作为『人』的那部分还给他们。

家长关注孩子的行为改变,这是合理的。但有时即使孩子鼓起勇气去上学了,背后的需求没有被看到,上学仍然意味着一系列问题的开始。

如何应对青少年厌学问题:多元化的应对策略
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?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必须采取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措施。

1. 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
如今不少父母有一个误区,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,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。其实,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。

心理专家主张“关系大于教育,关系先于教育”,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,先改善亲子关系。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,所以会逆反,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,越说他越不读。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,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。2. 针对不同原因的个性化应对策略
 为了逃避引发负面情绪的学校相关事物和情境

表现:恐惧、焦虑、抑郁和身体不适等症状
建议:采用基于心理教育、放松练习、身体控制练习、渐进性暴露于正常教室环境和自我强化等方法。用于减少不愉快的生理症状,使孩子融入各种学校设施和情境,逐渐增加孩子的上学时间。
 为了逃避学校令人苦恼的社交和/或评价情境

建议:使用心理教育、身体控制练习、认知重建、通过角色扮演进行的社交技巧训练、渐进性暴露于正常教室环境和自我强化等方法。着重减少在关键情境中的社交焦虑和表现焦虑,建立和提升孩子的社交/应对技巧。
 为了获得和博取学校外其他重要之人的关注

建议:基于家长的修正家长的命令,建立规则的日常作息,奖励上学行为,惩罚不上学行为,减少过量的寻求再确认行为(reassurance seeking)和在特定条件下强制孩子上学等。通过突发性事件管理重建父母的控制地位。
 为了获得或追求校外的实质乐趣

建议:以家庭为基础的突发性事件协议、沟通技巧训练、护送孩子上学并监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、拒绝同伴技巧训练。以家庭为基础来增加上学的刺激物,减少不上学时的社交或其他活动,提升解决问题、谈判和沟通的技巧。
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策略
对于那些拒绝上学问题特别严重的孩子:

有非常强烈的负面情绪以致任何返回学校的方法都不可能实施
一提上学就身体不舒服,甚至大吵大闹
不上学已经超过一年
在应对这些情况时,可能需要一些其他的方法:

药物治疗:面对极端焦虑的孩子,最开始可以使用药物来控制焦虑症状,并减轻暴露于学校环境所带来的紧张感。
寻求心理咨询:在面对有厌学情绪的孩子时,可以采取心理咨询的方法来缓解对上学的焦虑。
替代教育方案:如果孩子已经长时间不上学,可以考虑部分时间学习、夜校、考试奖励、自学、家教和假期学习方案等。
 
结语:看见行为背后的人
当我们面对厌学的孩子时,最重要的是先看见孩子,再看问题。每一个拒绝上学的行为背后,都有一个正在挣扎的年轻生命在试图告诉我们什么。

厌学不是终点,而是一个起点——起点于我们如何理解孩子的痛苦,如何重新构建支持系统,如何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。

最重要的是,我们要记住: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学生,而是培养能够幸福生活的人。当家长把目光从分数和排名上移开,真正看到孩子的需求和痛苦时,我们才能找到解决厌学问题的真正钥匙。

Appointment Consultation us
预约咨询
电话咨询
联系电话
17791386077
微信答疑
添加微信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