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电话:17791386077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理资讯

【家长必看】当孩子划伤自己:理解青少年自伤行为背后的无声呐喊

时间:2025-10-16    阅读:18次

这不是叛逆,而是求救的信号
深夜的急诊室,一位母亲颤抖着掀开女儿衣袖,看到手臂上密密麻麻的刀痕时几乎晕厥。"我们给她最好的生活条件,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自己?"这样的场景,在各地的医院里正变得越来越常见。

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,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。这不是个例,而是一个需要被看见的群体。研究表明,约有15%-20%的青少年曾有过自伤行为,这个数字在近几年还在持续上升。

 
01 为什么孩子要伤害自己?理解自伤背后的真相
情绪调节:用身体的痛掩盖心里的苦
大多数青少年自伤的根本原因,是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无法承受的痛苦情绪。

"当我用刀片划破皮肤时,身体的疼痛让我暂时忘记了心里的痛苦。"一位16岁的女孩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。
在他们看来,自我伤害成为一种释放内心痛苦的途径,让压抑许久的抑郁、焦虑、愤怒、自卑和绝望等情绪找到一个出口。这种强烈的身体刺激,能让他们从情感麻木中"感觉到自己还活着",从而重新获得平静和继续前行的力量。

人际沟通:无声的呐喊
"我希望有人能看到我的痛苦,但我不知道怎么说出口。"
青少年也可能通过自我伤害来表达那些无法言说的需求,试图引起他人的关注和重视。当他们感觉自己被忽视、误解或孤立时,自伤行为成了一种绝望的沟通方式——用伤痕代替语言,用疼痛传递信号。

自我惩罚:将攻击转向自身
"我觉得自己很差劲,不配被爱,这些伤痕是对自己的惩罚。"
有些青少年会将对自己的失望、愤怒和厌恶,通过自伤的方式表现出来。当他们达不到自己或他人的期望时,就会用这种方式来"执行惩罚"。02 多重因素交织:自伤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
青少年出现自我伤害行为通常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:

生物学因素:敏感的心灵
情绪高敏感性:有些青少年天生情绪波动较大,对刺激反应强烈,如同"没有皮肤的人",一点点摩擦都会感到剧烈疼痛
大脑发育特点:青少年时期的前额叶皮质(负责理性控制)尚未完全发育,而情绪中枢异常活跃,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不足
家庭环境:爱的缺失
不良家庭环境是自伤行为的重要风险因素:

长期的家庭冲突和紧张氛围
父母的情感忽视或过度控制
缺乏情感表达和沟通的家庭文化
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
学校与社会压力:无法承受之重
学业压力:持续的学习压力和高强度竞争
同伴关系:遭受欺凌、排斥或社交孤立
网络影响:自伤行为在网络上的传播可能产生模仿效应
心理障碍:需要专业关注的信号
自伤行为常常与以下心理健康问题共存:

抑郁症:持续的情绪低落、兴趣丧失
焦虑症:过度的担忧和恐惧
边缘型人格障碍:情绪不稳定和人际关系困扰
进食障碍:对体重和体型的过度关注
03 如何应对:当我们发现孩子自伤时
首要原则:保持冷静,不要恐慌
发现孩子自伤时,家长的自然反应可能是震惊、愤怒或自责。但请记住:

此刻孩子需要的是理解,不是指责;是支持,不是惩罚。

深呼吸,让自己冷静下来。你的平静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。

有效沟通:打开心灵之门
正确的沟通方式:

"我看到你手臂上的伤,我很担心你,能和我聊聊吗?"
"你一定很痛苦才会这样做,我在这里陪着你。"
"无论发生什么,我都会爱你、支持你。"
需要避免的言语:

"你怎么这么傻!"
"你看看你干的好事!"
"别人家孩子怎么没你这么多事!"
提供替代方案: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
帮助孩子找到替代自伤的健康应对策略:

艺术表达:绘画、音乐、写作
身体运动:跑步、瑜伽、舞蹈
感官安抚:抱枕、温水浴、精油
情绪日记:记录感受和想法
 专业干预:必要的支持系统
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寻求专业帮助:

 自伤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
 伴有自杀念头或计划
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功能
 合并其他心理健康问题
专业的心理治疗可以提供:

认知行为疗法:帮助改变负面思维模式
辩证行为疗法:专门针对情绪调节困难
家庭治疗:改善家庭沟通和关系
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
04 预防重于干预:构建保护性环境
建立稳固的亲子连接
每天15分钟的专属时间,不评判不指导,只是陪伴
定期家庭活动,创造美好回忆和情感纽带
情感教育,教孩子识别、表达和管理情绪
培养心理韧性
允许犯错,把失败看作学习的机会
鼓励求助,告诉孩子"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"
建立多元价值体系,不把自我价值绑定在成绩上
善用社会专业资源:心理咨询机构的支持
随着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,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已成为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。家长可以主动寻求这些专业帮助:

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能提供:

服务类型 具体内容 适用情况
心理评估 通过专业测评工具全面评估 初步了解孩子心理状态
个体咨询 一对一心理辅导 处理情绪困扰和心理创伤
家庭治疗 改善家庭沟通模式 修复亲子关系问题
团体辅导 在团体中学习情绪管理 提升社交技巧
危机干预 紧急心理危机处理 自伤行为急性期


如何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机构:

 选择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和机构
 了解咨询师在青少年心理领域的专业经验
 选择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舒适的环境
 考虑机构的服务方式和时间安排的便利性
心理咨询的积极作用:

提供安全保密的空间,让孩子敞开心扉
给与专业的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技巧
帮助家庭建立更健康的互动模式
早期发现问题,避免情况恶化
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形式,包括面对面咨询、线上视频咨询等,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。家长可以将其视为维护孩子心理健康的"常规体检",而非等到问题严重时才寻求的"急救措施"。结语:每一道伤痕都是一次无声的呐喊
一位曾经自伤的青少年在康复后分享:

"我划下的每一道伤痕,都是在说'救救我'、'看看我'、'我真的好痛'。幸运的是,终于有人听到了。"
自伤不是孩子的选择,而是他们唯一知道的生存策略。

当我们放下批判,试着理解行为背后的痛苦时,改变就开始了。每一个自伤的青少年都需要知道:

"你的感受是真实的,你的痛苦是值得被重视的,你不需要通过伤害自己来证明什么,因为你本身就有无限的价值。"

今晚,请给你身边的孩子一个拥抱,告诉他们:"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,我都会陪着你一起面对。"

因为理解和爱,是最有力的疗愈。

Appointment Consultation us
预约咨询
电话咨询
联系电话
17791386077
微信答疑
添加微信咨询